风电行业:海上风电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中远海海上风电的开发成为开发商关注和投入的重点方向,一方面是因为近海资源随着开发的推进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政策规定趋严。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离岸距离越来越远,我们看到海上风电项目的单体规模逐渐增大,风电机组的容量增加,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有所升高,漂浮式基础开始有所使用等,多项新技术在中远海海上风电的开发上获得应用和推广。在出海方面,相关产业链公司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我们建议关注海缆、桩基和交直流设备等环节。
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发展趋势向中远海发展。
我国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高和距离负荷中心较近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根据中国气象局的风能资源普查结果,我国海上风电开发潜力为3400GW,是陆上风电的2倍。我们预计2023年国内海上风电装机将迎来复苏增长,新增装机规模约为10GW,同比增长约100%,而随着成本的下降和装机经验的丰富,预计2024年和2025年也将保持稳定增长。海上风电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中远海发展,目前已装机项目平均离岸距离在30km左右,而现有招标待装项目平均离岸距离增至约40km,预计2023年主要待招标项目平均离岸距离将继续升至50km以上,长期看预计“十五五”期间国内海上风电项目有望向超100km离岸距离的深远海发展。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离岸越来越远,项目的单体开发规模将逐渐增大,为产业链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资料图)
中远海海上风电的发展为产业链带来机遇。
中远海海上风电的发展也需要产业链随之变化并予以支持,其中包括海缆、桩基和输电设备等。
海缆方面,随着海风离岸距离加大和海上风电单体项目规模扩大,海上风电项目将驱动海缆产品大截面+高压化升级,目前来看国内海风项目已经开始500KV的应用,并有望向更高电压等级去发展;桩基方面,目前国内已装机海风项目水深多在15-20m,基本采用单桩结构;而2022年以来招标待装项目平均水深进一步提升至约30m,2023年待招标项目平均水深近35m,随着项目水深的持续增大,有望带动水下基础由单桩向导管架升级,并提升桩基重量和价值量,而随着离岸距离越来越远,漂浮式基础也将获得应用;输电设备方面,随着中远海海上风电的发展,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基于可控优势明显和电能损耗少等特点,预计也将逐步获得应用。
产业链相关公司亦具备了出海的能力。
欧洲持续推进能源转型,海风规划提升,增长中枢有望显著上行;美国风电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海风装机有望崛起。据GWEC预测,2022-2031年中国以外市场海风年均装机将达22GW左右,对应CAGR约27%,市场将进入加速增长期。国内企业也已经在欧洲海上风电项目上获得订单,产品具备了全球的竞争力。海缆方面,东方电缆在2022年获得了荷兰海上风电项目的海缆订单;桩基方面,大金重工获得了英国海上风电场的单桩基础订单;输电方面,中电普瑞中标了德国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随着海外上风电较快发展和国内相关产品的竞争力日益增强,产业链相关公司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风险因素:
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低于预期,技术进步速度和成本下降速度不及预期,政策影响装机,政策变化影响海上风电装机预期。
投资策略。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且逐步向中远海海上风电发展,我们看到海上风电项目的单体规模逐渐增大,风电机组的容量增加,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有所升高,漂浮式基础开始有所使用等。海上风电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对海缆、桩基和输电设备等环节都产生了影响。另外,考虑到海外海上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国内相关零部件公司的竞争力不断增长。我们建议关注海缆、桩基和输电设备等相关公司。